close

 

雖然我就只有小乖這麼一個寶貝,但和小乖生活在一起的,還有他的表哥-YOYO,他們之間差4M,年齡差不多、從小一塊生活在一起、一起玩耍、一起搗蛋,感情也很麻吉。

 

 

 

如果你以為感情如此麻吉的孩子都不吵架、不搗蛋,那可錯了。

 

 

 

YOYO生氣時,總是把頭壓得低低的,嘴巴嘟得高高的,這樣的情況經常發生在他和小乖同時想玩同一個玩具的時候,> <

 

 

 

明明家裡的玩具已經夠多了,小東西兩個人都有,大玩具就不會買2個,但我一定會教小乖-一定要和YOYO一起玩、一起分享、輪流玩。

 

 

 

這一點YOYO做得很好,就算他拗起來時,也是很好商量的,在和小乖搶玩具時,也不會硬搶,多半是意思意思搶一下就放手了,不過放手之後的他,就會開始生悶氣,我想這和表姊們常告訴YOYO:「小乖是弟弟,你不可以欺負他,要讓他...」等等之類的話有關吧。

 

 

 

YOYO的個性真的很溫和、善良,是個貼心懂事、會照顧年幼孩子的乖寶寶,表姊們把他教的很好,相較之下我就比較慚愧了。

 

 

 

當小乖拗起來時,根本就不甩我,不用說商量,連溝通都不行,除非我板起臉來,他才會很不甘心的放手,跑去一旁哇哇大哭,多半這個時候YOYO也沒有心情玩了,他會把手上的物品拿給小乖、給小乖秀秀。

 

 

 

天啊!YOYO真的是太優秀了。

 2010.05


2010.05

2010.05

  2010.05

2010.05

   2010.05

這兩個小子除了吵架以外,也會打架。當小乖和YOYO拗起來時,只要對方還繼續,就會開始打架,他們打架的方式是互咬+輪流打。

 

 

 

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誰也不讓誰,當小乖吵不過YOYO、自覺打不過YOYO時,就給他咬下去了,原以為這只是暫時的,沒想到....。

 

 

 

當小乖還是個無齒之徒(乳牙尚未長出來之前),這樣的動作會讓人很想笑,不過這可是不對的行為,所以我會努力的告訴小乖這是不對的,努力的糾正他的行為。

 

 

 

隨著小乖的小白牙一顆一顆冒出來之後,他咬人的行為卻還是一樣,讓我一個頭兩個大。

 

 

 

每次只要小乖咬YOYO時,我就會出面把這兩個小子拉開,跟小乖說:「有事好好說,不准咬 人...」

 

 

 

幾次之後,YOYO也會回敬小乖,只是會口下留情,唉~真是個善良的孩子,這不代表我認同他們咬人的行為,也沒想到咬人行為是會傳染的。

 

 2010.05

2010.05         

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孩子吵架或打架的事情,因此當事情發生時,我會在一旁看著他們,讓他們自己處理、自己解決,我相信即使再小的孩子,也會有自己的一套辦法來面對與解決問題的,身為大人的我,不需要過度保護或過度干涉,只要在一旁適時的給予安撫、協助就可以了。

 

 

 

因此每當他們開始在吵架時,只要沒有脫軌或危險的行為、舉動,我不會出面調解。

 

 

 

只要有人委屈的哭了,跑來找我時,我就會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與安撫,如果兩個一起跑過來的話嘛,就兩個一起給他們一個大大的擁抱。哭過之後,他們就會把眼淚擦一擦之後,又開心的繼續一起玩耍,忘了剛剛才吵架的事情。

 

 2010.05

2010.05

2010.05

2010.05

2010.05

2010.05

2010.05

2010.05

2010.05  

在孩子吵架或打架的經驗中可以得到什麼體會呢?我想應該是不太可能,要體會或了解一件事,是需要經過很多的經驗與歲月的累積,以及很多的考驗。

 

為什麼我不插手管呢?我覺得如果每件事或每次都要插手管這類的事情,每次都要像發嘮叨或錄音機一樣對他們說教,那家裡可能永遠都會是個戰場,甚至演變成家庭戰爭,這是我最不希望看到的事。

 

我認為當孩子在吵架或打架時,也是一種學習。

 

吵架或打架可以學習什麼?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讓孩子學著面對跟自己意見不同的人、處理別人搶奪自己心愛玩具的場面、感受自己的憤怒、學著理解別人的慾望....,也可以從中學習當自己面對這樣的情況時,該如何對應。

 

剛開始或者只是哭、鬧、只是打一下、咬一下,或許下一次就會換個方式試試看。

 

每個孩子先天個性不一樣,會因吵架而學到的應對方式,可能也會有千百種,只要他們不出手傷人,為什麼不讓孩子用他們自己的想法或辦法試試看呢?

 

好朋友就是這樣嘛』這本繪本是一本有關於吵架、和好及友誼書。

 

孩子可以在這個有趣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翻開這本書,首先看到的是兩個互不相讓的小男孩,彼此互相拉扯、惡臉相向,而旁邊的小朋友可樂了,大家紛紛在一旁為兩人加油,還露出一付看好戲的表情....。

 

看到這裡,總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和老妹及朋友吵架、逗嘴的事情,那些在現在看來是如此雞毛蒜皮的小事,在當時卻讓我們抓狂吵了起來。

 

當老師發現這兩個小男孩在吵架時,走過來拉開了他們兩個人,問:「怎麼了?」

 

 

 

兩個小男孩像連環炮、接龍似地說出一連串對方的不是,剛開始大家都很想知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後來老師和圍觀的小朋友愈聽愈覺得無聊,紛紛走開了。

 

 

 

吵ㄚ吵,最後兩個小男孩都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也不記得是為什麼吵架,相約去踢足球....。

 

 

 

在故事中,老師只是拉開兩人,站在一旁觀看,並未責備兩個正身陷戰火的小男孩。

 

 

 

這位老師並不是什麼都沒有做,她把打架的雙方拉開,讓孩子把打架改成用吵架的,還在一旁靜靜觀看,直到她確定沒問題了才離開。

 

 

 

教育專家指出,吵架也是一種情緒的發洩,可以訓練孩子的思考能力,因為要和別人吵架,還得知道要怎麼和別人吵才是有理的,那也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種自然的學習。

 

 

 

相關閱讀:小孩吵架,最應該要教育的幾乎都是大人(這一篇文章寫得真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ss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