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乖開始會注意電視裡的內容時,對於寶寶看電視的相關議題、節目的挑選與把關、時間的長短....等等,我也做了一番研究與功課。
其實我不想也不會限制孩子通通都不准看電視,但我希望在有把關的情況、家長陪同的情況下和孩子一起看電視,曾經看過各家幼幼台或卡通頻道的節目,總覺得有些內容不甚合適,畢竟我不是為了打發小乖才讓他看電視的,我是希望他能夠從節目中得到些許的收穫。
巧連智在價格上一向都沒有額外的折扣,僅有贈品贈送,而且還是統一配發,業務私下都沒有禮物可多送給訂戶,因此找哪位業務訂閱根本就沒差,但是業務的服務態度與溝通上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巧連智的內容真的是很簡單,但是每一期有都個重點,而且重複「洗腦」的效果也很高,因為簡單的對話與動作,用各類的方式一直呈現在孩子面前,因此孩子不用很刻意去記就會有深刻的印象了。不過說真的孩子還太小或者不買巧虎帳的孩子來說,就真的不太適合幫孩子訂閱,因為當小乖8M左右,我就幫他訂閱,只不過當時效果....不怎麼樣,因為他對於巧虎興致缺缺~也不買巧虎的帳,所以到期之後我就沒有再續訂了。
直到前些日子小乖開始對於巧虎這號人物感興趣了,不論在什麼地方只要一聽到巧虎的聲音,就會馬上過來瞧瞧,因此我又與巧連智的業務聯絡,重新開始幫小乖訂閱巧連智了。
有時看到他在看巧虎時,會跟著影片一起唱、一起做動作或扭屁股,這樣的模樣真的十分可愛。而且在帶動唱的部分,其實它的音樂旋律很好記,只要聽過幾次之後可以記下來了,這是我在陪孩子看巧連智時發現到的,所以閒閒沒事的話,我就會唱給小乖聽,而他也可以跟著我一起唱唱跳跳,對於孩子來說,這樣的學習方式絲豪沒有壓力,對我來說這也是增進我和孩子間的親子關係與親子互動。
以下是我的心得:
孩子對於動物的喜好,勝過於其他的東西,寶寶版每次都會介紹一種動物,再加上我早已幫小乖買了各式各樣的書籍,穿插搭配使用的結果是:小乖對於常見的動物,幾乎都可以說得出牠們的名字,有些動物還可以說得出來牠們的英文名稱。
聖誕節、農曆新年、父親節、母親節...等等的節目內容,使得小乖對於節日有初步的認識。
機車、汽車、公車、火車...等等交通工具,也有初步的了解與認識,因此除了在遊戲書、DVD及教材上教小乖認識這些交通工具之外,只要帶孩子出門時,我就會和他邊玩邊認識當下所看到的交通工具。
正方形、三角形、圓形、菱形、長方形與黑、白、紅、黃、藍、粉紅、紫色、綠色...等等,巧連智寶寶版有提供這些教材,家中也有其他的書籍及繪本,因此小乖在這方面的學習效果還不錯。
早安、晚安、請幫忙、謝謝...等等的品格教育方面,因為我都以身作則的關係下,因此小乖在這一部份也做得很好,而DVD影片的內容可以加強孩子在生活禮節方面的認知。
乖乖坐好吃飯:我一直覺得孩子打從吃副食品開始就該乖乖坐好吃飯,在這方面的訓練,我採用先把小乖餵飽或餵得差不多時,然後讓他坐在兒童餐椅上和我們大家一起吃飯,感受家人圍在一起吃飯的溫馨,因此小乖在這部份也做得不錯。
學會分享:或許會有很多長輩說孩子沒有分享概念,在兒童心裡一歲以後的孩子「自我意識」會慢慢出現,常常把「我」擺在第一順位,因此,關於分享物品,除非他們自己先被滿足了,才有條件去與他人分享。每次在小乖拿到物品時,我總是會問他:『媽咪有沒有啊?』剛開始他的答案一定是:「媽咪~你沒有喔....」然後我就會跟他說:「可是媽咪也好想和一起○○○○(看書、吃東西....)...」幾次之後,他就漸漸有了分享的概念了。
自己穿鞋:當小乖出現「想要自己穿鞋」的欲望,我就讓他自己動手,雖然他每次都會為了沒有法子把鞋子的魔鬼氈黏好而生氣,但仍不願意讓我幫忙,因此大部份的時候,我都是用「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待,直到他需要幫忙,他會自己開口跟我說:「媽咪~請幫忙....」幾次之後他也漸漸學會如何穿、脫鞋子,不需要媽咪我的幫忙。回到家時,他也會自己把鞋子脫好,放在鞋子的家,沒有脫到哪丟到哪。
我會說對不起、沒關係:人難免會有犯錯的時候,只要能夠真心反悔,並且誠心誠意的道歉,這是一種「溝通能力的訓練與培養」,願意拉下臉來說對不起,是需要勇氣的,而原諒也是一種雅諒,因此搭配DVD及遊戲書的內容,小乖在這一方面學得很快,也運用的不錯。
我會幫忙:誰說小小孩不可以幫忙做家事呢?我可不這麼認為,因此在生活禮儀這一部份,巧連智的教材都有巧妙的安排,使得孩子會很開心、也很願意當爸媽的小幫手,而且當他們與大人們一起完成某件事情時,其成就感在他們的反應及表情上,並不難發現。
聽電話的禮貌:其實「習慣的培養」,必須從小做起,相信大家一定接過一些電話是,一接通對方只應了一聲「喂!」,如果再加上口氣不好,聽話方的感受一定不好,聽電話,也是與人溝通的一種形式,能不能給彼此留下好的印象,至少不要一開始就是壞印象,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對日後求學甚至求職、工作的人際關係,一定有某種程度的影響。
一開始,DVD的魅力勝過於書本,雖說有專家認為給1歲兒看電視,他們對於內容的理解力可能相當有限,但若透過適合孩子的節目,每天限時限量給他們一些刺激與引導,在小乖的身上仍舊是收到相當正向的結果,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對於「形狀」與「顏色」的認知能力。
為人父母最主要的責任就是視孩子能力所及給予因材施教的引導,慢慢的傳授如上述的認知知識給幼兒,日積月累的就變成孩子自己的財產了。
雖然不知道巧虎有著什麼樣的魅力可以令孩子們如此著迷、如此愛不釋手,但是如果讓孩子一昧的把巧虎當成唯一的玩伴,成天都守在電視機或電腦前和巧虎一起玩、一起成長,這可是不對的,在現實生活裡,身為父母親的我們,仍舊得為孩子們的未來負起重要的責任,有機會多帶孩子去戶外走走,如此以來當孩子在探索驚奇世界的同時,也獲得與人接觸的可貴機會。
學習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收到超乎想像的效果,只要父母們願意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沒有壓力的將知識傳遞給孩子們,其實學習也是可以很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