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媽咪使用行為獎勵表格來檢視孩子一整天的行為,作為孩子獎勵或處罰的參考依據。
我覺得這個方法不錯,加上目前小乖很喜歡玩貼紙及蓋印章,因此我開始研究孩子行為獎勵的相關事宜,在這之前我的首要任務就是先擬定目標行為與獎勵制度,接著當然就是設計行為獎勵表格,把前置準備工作都準備好之後,就可以來試試看這個方法孩子買不買帳囉。
行為獎勵表的使用步驟:
◎設計行為獎勵表格之後,向孩子解釋行為獎勵表格的功用。
◎告訴孩子「目標行為」和「獎勵」的內容,如何才能得到獎勵。
◎當孩子做到目標行為,就在獎勵表上蓋印章或貼貼紙,並且稱讚他。
◎當印章或貼紙累積到指定數目之後,就給予獎勵。
使用行為獎勵表的要點:
◎當孩子出現不恰當的行為時,不要刪除行為獎勵表的印章或貼紙做為處罰,這樣會讓孩子對行為獎勵表失去信心。
◎開始實施行為獎勵制度時,一開始的目標不要訂得太高,要讓孩子容易得到獎勵,讓孩子建立榮譽感之後,再慢慢提高難度。
◎設定目標行為要簡單、明確、具體,用正面的字眼。
◎孩子表現好的時候,在行為獎勵表上蓋印章或貼貼紙。當累積到某個數目時,就可換取獎賞,例如有趣的活動或物質獎勵,鼓勵孩子的好行為。
我所設定的目標行為:
1、我會和朋友一起分享
小乖有時會對某樣物品十分寶貝,不願意與人一起分享,雖然他只有在家的時候才會出現這樣的行為,希望他不管在任何時候或任何場所都能懂得分享。
2、我會用衛生紙擦嘴巴
原本這對他來說並沒有這樣的問題,不知何時起,學親友家的孩子吃完東西後,直接在衣服、袖子上擦,怎麼糾正,有時還是會忘記。
3、有話我會好好說
小乖是個EQ很高的孩子,但情緒上來時,大哭、大叫、生氣,面對這樣的情況,很難立即理解他所要表達的是什麼,或他當下的需求,希望他能學習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在任何情況下,可以好好的把自己的想法、感受與需求表達出來,而不是以負面情緒代替。
4、是個早睡早起的乖寶寶
有時明明很累了,卻捨不得睡,還會告訴我他睡不著,為了上床睡覺這件事和我盧很久,熬夜或晚睡對孩子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
5、我會洗手
有時忘了在上完廁所之後、吃東西前要洗手,除此之外他是個愛乾淨的好孩子。
6、約定的事我會做到
7、吃完東西會刷牙
這陣子要小乖刷牙時,對他來說似乎是一件很麻煩的事,雖然孩子為什麼變得不愛刷牙或害怕刷牙,原因我還在尋找中,但是希望藉此能讓他重新愛上刷牙的樂趣。
8、玩具、書本玩好會自己收
有時他會耍賴,直嚷著不會收,或者要我們幫忙,依賴或耍賴這可不是一件好事,有必要糾正他這樣的行為。
PS:以上這些目標行為會隨著孩子的情況來調整、變更,不是一成不變,如此才能達到鼓勵與習慣養成的目的。
獎勵方式:
目標行為設定好之後,要讓孩子容易得到獎勵、有榮譽感,獎勵內容既要有趣、也要是孩子喜歡的,這讓我想了很久才終於定案。
1、將目標行為設定成評分項目,以蓋印章的方式來評分:目標行為都有達成或做到的話,就蓋『你好棒!SO GOOD!』印章;目標行為如果需要提醒或者忘記做到的話,就蓋『乖寶寶』印章;目標行為如果完全沒有做到、不願配合,就蓋『再加油』印章。
2、每星期計算當週評分總結。拿到了25個【你好棒!SO GOOD!】印章,回到嘉義時可以到田裡去挖土、溜滑梯、餵魚;拿到【乖寶寶】的印章數少於20個,可以再獲得貼紙一張;拿到【再加油】的印章數少於10個,還可以再獲得貼紙一張。
3、集滿6個獎勵貼紙就可以兌換禮物:樂雅樂用餐、愛兒園玩耍、玩具(書籍)→三選一。
好行為獎勵表格版本一
實作紀錄表
好行為獎勵表格版本二:實際操作時,覺得版本一對孩子來說略嫌複雜,加以改良後所產生出來的表格
乍看之下我設定的獎勵標準及門檻似乎太簡單了,考量這個方法才剛開始實施,想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建立起榮譽感與成就感,所以我獎勵條件放得比較寬,這對於3Y的孩子來說,比較容易達成、有助於幫他建立榮譽感。獎勵標準、獎勵內容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目標行為的調整,慢慢的調整與變動,難度也會慢慢提高。
一開始實施時,小乖非常開心、非常期待,每天都很期待評分時刻,成效如何,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