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來源:網路新聞轉載
復興航空GE-222班機發生空難,飛安會解密資料即將出爐,外界指出,第一撞擊點村外樹林提供緩衝帶,也保全了西溪村;但另訪卅年飛行經驗專家提出不同觀點:「樹林可能是飛機爬升的阻力,反造成墜機」。
這名卅年飛行經驗的資深機師說,一般ATR飛機準備進場降落的速度,都維持在130至140哩,換算為234至252里,以這種速度先擦撞樹林,會造成什麼後果,要看飛機是怎麼撞。
失事班機若是直接撞進樹林裡,絕對有緩衝作用;但若只是機腹、機翼擦過樹梢,有可能導致飛機墜毀。
「也許沒有這片樹林,失事班機反而有機會可以平安降落」,飛行員分析說,倘若失事班機的機長向機場塔台要求重飛,也將機頭轉向東,準備拉起機頭重飛,當引擎推力已達可以拉起機頭的爬升速度時,突然樹林出現眼前,機長可能為閃避樹林,慌亂中誤觸方向舵,導致機頭朝向西溪村,加上樹梢擦過機身、引擎,導致引擎 失效、爆炸,最後墜毀在村中。
另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航空迷也說,飛機第一時間撞上樹林,也可能因樹林「卡」住螺旋槳,打落部分螺旋槳,造成機師無力拉起機身,只能一路滑行,再撞進村落墜毀。
飛機要下降時都會飄浮或飄移,加上氣流不穩定,又有風切(即側面的風吹過來),導致飛機偏向,朝向西溪村滑行。
發現第一撞擊點的洪姓漁民則說,曾與戰鬥機教官討論,小飛機如盤旋太久,很容易造成風切,復興航班空難主要仍是天候不佳,看不到跑道,加上風切,「造成機師無法克服的遺憾」。
相關閱讀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