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網路分享
3歲,他去上幼兒園了,看著他小小的堅強的背影,心中又喜悅又有點小小的心酸。
離別了一整天,孩子看到你高興得奔跑過來,撲在你的懷裡。
跟你說:『媽媽,我想你了。』
那一刻,抱著孩子就像抱著了整個世界。
6歲,他上小學了,孩子終於走進校門,這是多麼值得紀念的事情,孩子的人生從此翻開了新的篇章,卻沒想到,這也是孩子離開我們的第一步。
他已經對與你分開一天習以為常了,而且他喜歡每天去學校,這是他更喜歡的生活。甚至,他有時還會說:『媽媽,在家好無聊,沒有小朋友和我玩。』
12歲,他上初中了,甚至有的開始上寄宿學校,一個月或者幾個月回一次家,見上一次面。他們開始不再依賴你,甚至,他們喜歡和你對著幹。你想幫他們做點事情,他們說:『媽媽,我自己來吧。』
突然覺得這句話讓我們覺得好失落,孩子是不是不再需要我們了?
18歲,他離開你去上大學,一年回來兩次。回來的好幾天前,家裡的冰箱就裝不下了,為他準備了各種各樣他喜歡吃的東西。可是一回來打個照面,他就忙著和同學朋友聚會去了。
從此,你最怕聽到的一句話是:「媽媽,我不回家吃飯了,你們自己吃吧。」
大學畢業後,孩子留在了遠方工作,一年也難得回來一次了。好不容易回來一趟,幾天就走了。你最盼望的就是孩子的電話,希望孩子對你說一聲:『媽媽,我很好,你保重身體。』這樣就足夠了。
孩子結婚了,回家的時間有一半都給了你的親家,孩子回來的更少了。你已經習慣就老倆口在家了,但是,你最希望聽到孩子對你說:『媽媽,今年過年我回家過啊!』
當孩子又有了他們自己的孩子,你已經不再是他們的家庭成員了,他們的一家三口(或一家n口)裡,已經不包括你們了。
而我們~~~~也慢慢的習慣了這樣的日子。
只是習慣在閒來無事的時候,經常翻翻相冊,看看我們自己的一家三口,無論孩子身在何方,他卻永遠是我們家庭中無可取代的一員。
是啊,其實當孩子在身邊的日子,我們是多麼幸福。可是有時我們卻還會抱怨。
抱怨因為他,你做了太多的犧牲;
抱怨他晚上老醒來,讓你睡不好;
抱怨他無理取鬧;
抱怨他愛撒嬌長不大;
抱怨他生病,讓你操碎了心;
抱怨為了培養他,花費了太多的精力與金錢.....。
可是,如果你想想,10多年後,就算你想要,也沒有機會了。孩子會不停的長大,過了這個時期,他就再沒有這個時期的習性。
你是不是常常在他斷奶後懷念餵他吃奶的日子,可是那時你卻覺得好累、好辛苦、好厭倦。
是不是常常看他以前吃手的照片覺得好可愛,可是你曾經卻為要不停的給他洗手而煩惱透了。
是不是在他褪去童聲後,特別想念他曾經奶聲奶氣的聲音,可是他以前撒嬌的時候,你卻很不受用。
是不是當孩子去上學後,你特別懷念他黏在你身邊的日子,可是以前你卻總在想他要什麼時候才能去上學啊!
時間無法倒流,過去了就只能永遠過去了。孩子能呆在身邊的日子是多麼難得與寶貴。
因為這一點,我更加的珍惜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刻,也讓我無論遇到什麼,都心存感恩。
謝謝上天給我這麼一個孩子,讓我分享與參與了他成長的每一刻。無論帶給我多少困難,煩惱,甚至挫敗,無論讓我失去多少睡眠,時間,金錢,精力,我仍然豁達,因為,這都是上天的恩賜。
當他在身邊的每一天,我都會讓他覺得幸福,也是讓我們都有一個美好的回憶。
我不會給他太多壓力,束縛,更不會給他牽絆,阻擾,但是我會適時管教,也會做量力而行的投資,因為我有責任與義務教會他生活的本領,好讓他來日自由快樂的飛翔。
同時,我也會告訴他,就算所有的路都行不通時,還有一條路你可以暢行,那就是回家的路....。
今天在整理資料時,再次看到了這篇文章,我依舊是邊看邊哭,之前看到的時候,是因為有了小乖之後,這樣的感觸很深,但如今感觸卻更深一層了,以往住在家中,雖然時時刻刻都掛念著我最親愛的家人與寶貝,但對家的思念卻沒有太多感觸,去年搬離了家鄉,對家的思念一天比一天深,每個星期最期待的就是周休假日,因為回家的感覺真好嘛,但如今卻因為身體健康狀況亮紅燈,不能到處趴趴走就算了,連回家這檔事也被某人限制了,這跟軟禁沒什麼差別嘛,這讓我經常以淚洗臉,原來回家這件是對於現在的我竟然是如此的困難。不過沒關係,我可以忍耐,為了小乖也為了疼愛我的家人,這點苦不算什麼,等到我恢復健康之後,自然可以再度向以往一樣,經常回家,回到那讓我感到安心及溫暖的家,放鬆心情之後再度出發。
除此之外這也是為啥我一直非常珍惜哄小乖入睡與相處的時光,或許再過一兩年,他或許就不願意再讓我這樣抱著他、親吻他的額頭或臉頰,也或許不願意再賴在我身邊了吧。
有了孩子之後,我發現自己的心態與看世界、事情的角度都漸漸的不同了。離開家之後,更能體會隻身在外打拼的辛酸與感觸,也讓我更加珍惜每一次與家人相處的快樂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