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來源:YAHOO新聞

胃部減重手術可加速體重下滑,幫助肥胖者找回健康,但若術後營養照護不當,小心反而損及健康!1名就讀碩士班的24歲吳先生,減重前體重161.2公斤、BMI高達53.2,長期受病態性肥胖所擾,接受減重手術1年後,體重減輕71.6公斤,BMI降至29.6,卻因術後飲食控制不當,竟出現胃食道逆流、嘔吐、腹瀉等症狀。

 

這名患者在減重手術後,餐餐外食,主食以煎炸的高油食物搭配1000c.c可樂為主,且因課業壓力大,經常天亮才睡覺,靠吃紓壓,每日總食用量是平日的2至3倍,加上沒有運動習慣、進食速度快等生活形態,導致身體接連出現不適,直到營養師的介入輔導,才改善消化道不適的後遺症。

 

防慢性營養缺乏!減重術後適當補營養

 

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外科主治醫師李國鼎表示,一般體重過重或輕度肥胖的患者,大都可透過飲食內容的改變,以及適當增加運動量,獲得體重控制的成效。但對於病態性肥胖的患者而言,如果經過保守治療仍無法有效降低體重,可以考慮外科手術治療。

 

不過,大多數肥胖病患在接受減重手術之後,以為體重下降的越多、越快、越好,卻忘記飲食的調控及營養的補充。李國鼎醫師指出,接受減重手術後,如果忽略術後均衡營養的攝取,副作用可能遲至4至5年後才出現,這是因為身體對維他命或礦物質的需求量不大時,可暫時從原有體內的庫存補給,但若長期未能從食物中補充,一旦身體庫存用盡,營養素慢性缺乏等症狀開始出現,即使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補回,身體傷害也已造成。

 

常見3種減重手術,術後飲食照護大不同

 

成大醫院營養部營養師陳秋盈提醒,無論是胃束帶手術、縮胃手術或胃繞道手術,術後營養照護的主要重點在於減少食物對術後腸胃道的刺激、減少術後腸胃道的不適感、減少病人對食物的排斥性、維持「穩定的」體重減輕速度等。但依據每種術式在術後之腸胃道症狀不同,營養和飲食調整模式卻有不同。

 

胃束帶手術是讓患者擁有一個新的「小胃」,吃東西時容易產生飽足感,進而降低每日食物的總攝取量,讓體內累積的脂肪代謝燃燒轉換成熱量,達到體重控制的目的。這類患者術後飲食要特別避免攝取高熱量飲料,例如奶茶、奶昔或可可亞,因流質食物很快就進入大胃,較無飽足感。

 

縮胃手術為剩下2/5細長的胃,於術後之飲食進展為清流質飲食→全流質飲食,出院才進展至半流質飲食。此術式較易因病人進食速度太快、份量太多,而造成噁心、嘔吐的問題,建議病人使用小量杯、小湯匙、小碗等輔助進食,以減少術後之飲食適應期。

 

胃繞道手術術後少有噁心、嘔吐等副作用,但容易因患者進食油膩食物、油炸食物,而造成油屁、油便的問題,甚至造成長期慢性腹瀉,營養素吸收更差,影響身體免疫力及生活品質。建議這類患者術後飲食盡量選擇低油食物,例如去皮雞胸肉、去皮雞腿肉、里肌肉、腰內肉或魚背肉,減少油炸食物,即可減少排便次數。

 

減重不求快!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才能穩定瘦

 

除了飲食習慣和模式的調整,醫師和營養師提醒,民眾減重不可追求過於快速的體重減輕,應長期追蹤微量營養素是否充足,以及了解體重回復之可能性,在穩定的體重減輕過程中培養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才能長長久久維持「腰瘦」身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ss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