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新聞轉載

 

從果蠅腦部神經系統出發,國立清華大學研究團隊研發出三度空間偵察消化道組織結構的方法,擺脫傳統以組織切片二度空間檢查的限制,增加病理檢查的準確度,今後腸胃消化道腫瘤等病變將更難遁形。

 

這項突破性研究成就,不僅讓該研究團隊的兩篇論文登上臨床醫學頂尖的「Gastroenterology」(腸胃學)期刊,論文通訊作者、清大化學工程學系副教授湯學成,今天更獲得中央研究院2011年「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的肯定。

 

除了角膜及結膜等眼睛組織呈透明狀外,其他人體組織均不透明,因此傳統消化道切片,都透過胃鏡或大腸鏡取下組織,再由病理師切成0.01釐米的薄片,透過顯微鏡觀察病變。但因切片很薄,且只呈平面狀,有時難免將病灶遺漏掉,造成誤判。

 

反觀他們結合「組織染色與透明技術」及「3D顯微鏡技術」的新型病理檢查方法,可觀察到傳統切片30倍厚、約0.3釐米的病理組織,連血管及神經等三度空間的組織都可看得清清楚楚,從此病理師誤判的機率大幅降低,病理檢查也將更精準。

 

組織的折射率相差越小,入射光線的散射也越小,組織也越透明。人體組織的主成分是水、蛋白質及醣類等,入射光線散射嚴重,以致組織切片透明度降低。研究團隊把果蠅腦部神經系統採用的組織透明液,拿來浸泡組織切片,組織透明液即取代水份,並和蛋白質、醣類的折射率相近,入射光線散射明顯減少,組織切片幾呈透明狀,所有病變都可看得相當清楚。

 

中研院1995年設置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以來,至今已有232名獲獎者,目前均在各個專業研究領域發光發熱。今年從142件申請案中,選出數理科學組、生命科學組、人文及社會科學組各5名得獎者,每人獲頒獎牌一面及獎金20萬元。

 

今年得獎者分別是數理組朱明文、梅津敬一、葉鎮宇、簡韶逸、蘇維彬;生命組李宗玄、洪慧芝、郭文瑞、湯學成、楊慕華;人文組王道一、邱訪義、黃舒芃、劉紹華及鄭凱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ss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