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來源:新聞轉載

 

大腸直腸癌已經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中的第三位,偏偏容易被人誤以為是腸胃不適、痔瘡,等到發現時,往往已經是第三期;臨床研究證明,病患在開刀後,以新一代的輔助化療,可以有效殲滅「餘孽」,降低復發機率達25%。

 

大腸癌的癌細胞若是長在右邊時,腸胃不適的症狀會讓患者以為是胃潰瘍或肝有毛病;若是長在左邊,則會讓患者便秘和腹瀉交替,以致排便習慣改變;若在直腸,則會讓人以為是痔瘡出血。

 

當這些症狀出現時,患者體內大多已經長出10億個以上的大腸癌細胞,等於是第三期甚至第四期了;如果是第三期,病患的5年存活率是三到六成;但若是最末期的第四期,五年存活率銳減至5%。

 

據了解,日前在一項台灣癌症醫學會年度聯合大會上,一項橫跨20個國家、146國醫學中心、四年追蹤兩千多名病患的研究顯示,對開完刀的第三期大腸癌病患而言,以第三代鉑製劑,搭配傳統化療藥物,可降低25%復發率。

 

目前大腸癌的治療準則是,第一到第二期只開刀即可;第三、第四期需開刀加上輔助性化療;傳統的化療藥品「5Fu/LV」,容易有腹瀉、惡心、嘔吐的副作用,第三代鉑製劑則易有四肢末端神經感覺異常的副作用,但是為了延續生命,兩者搭配有其必要。

 

由於第三代鉑製劑列入輔助化療的藥物,有成為標準療法的趨勢,衛生署已經在今年三月核准使用;不過,尚未獲得健保給付。使用這款新藥,一個療程六個月,每月需自費五到六萬元。

 

勤運動、少紅肉、多蔬果、避免菸酒 ,和大腸直腸癌保持距離

 

近年來大腸癌已經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三位,不過,只要改變不良的飲食與作息,加上適當的篩檢,大腸癌其實可以有效預防,早期治療的效果,也相當良好。

 

如何預防大腸、直腸癌?多運動、控制體重、多吃蔬果、少吃紅肉、避免菸酒、適量補充葉酸與維他命,定期篩檢等,就可以與大腸、直腸癌保持距離

 

為何要多運動?運動可以刺激腸胃的蠕動,降低致癌物和大腸黏膜接觸的時間,同時,也可以藉此控制體重,因為體內臟器的脂肪若過多,通常也會提高致癌的風險。

 

多吃蔬果等於攝入較多的纖維,可以增加糞便的體積,協助排便,自然也可以降低致癌物與腸黏膜接觸的時間;此外,蔬果中含有多種抗癌物質,對健康有益。

 

紅肉中的脂肪酸,與腫瘤生長有相當的關係,高溫烹煮時,也比較容易產生致癌物質;此外,紅肉會增加糞便中鐵的含量、產生自由基,增加罹患大腸癌的危險。

 

酒精與腺瘤的生成有關,特別是在低葉酸的環境下,至於菸品,本身就含有數百種致癌物質,攝入體內,自然會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

 

也因為如此,補充葉酸就顯得相當重要,目前已知葉酸可抑制瘜肉轉變成腺瘤不過,為了均衡這些元素,建議可以服用綜合維他命,全方面補給

 

由於大腸癌、直腸癌的生成需要10年以上,潛伏期很長,因此,建議50歲以上的民眾,每年做一次糞便潛血反應測試,搭配5年一次的內視鏡檢驗,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相關閱讀

大腸癌細胞趴趴走,術後3年易復發

直腸癌患者愈胖愈易復發

吃魚+運動 防腸癌復發

低位直腸癌 肥胖者復發率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ss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