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新聞轉載

 

蔬菜水果含量低、動物性食品與精製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飲食,不僅是促成結直腸癌的風險因子,同時也會提高胰島素抗阻(糖尿病)症候群的風險;有鑑於此,科學家懷疑胰島素抗阻可能會造成結腸癌,而能夠有助於控制胰島素抗阻的方式,也有助於預防結直腸癌,這種方式就是全食物蔬食,但全食物植物性飲食恰好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因而成為目前市場上大力抨擊的目標。

 

事實上,碳水化合物有兩種,一種是精製碳水化合物,另一種是複合碳水化合物。

 

前者是以機械除去植物的外皮,製成澱粉與糖,而植物維他命、礦物質、蛋白質與纖維,卻多存在於外皮當中。這類食品(一般砂糖、白麵粉等)的營養價值很低,故應盡量避免用精製麵粉做成的麵食、含糖穀片、白麵包、糖果與含糖非酒精飲料。

 

但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全食物則要多吃,例如未精製的新鮮蔬果、糙米與燕麥等全穀類產品,這些食物非常有益健康,尤其取自蔬果來源的效果更好。

 

鈣質與結腸癌的關聯

 

或許你曾聽說過鈣質可以幫助對抗結腸癌,這種說法容易被推論為牛奶可以對抗結腸癌。高鈣飲食能預防結腸癌的假設,主要是基於兩種理由:第一,鈣質可以阻礙 結腸裡面關鍵細胞的生長;第二,鈣質可與腸道中的膽酸結合。膽酸是肝臟分泌的,之後流向腸道,因此會進入大腸而促發結腸癌。由於鈣質能夠結合膽酸,因此據信可預防結腸癌。

 

研究團體證實高鈣飲食(一般是指富含乳製品的飲食),會阻礙結腸中某些細胞的生長,然而並不是各種細胞生長的指標都出現一致的反應,不僅如此,這種看似有益健康的生化效應,是否真能減少癌細胞生長,其實並不清楚。

 

另一研究團體則證明,鈣質確實能減少可能有害的膽酸,不過也觀察到富含小麥的飲食,更能減少膽酸。

 

奇怪的是,若同時採用高鈣與富含小麥的飲食,結合膽酸的效果反而不如分別服用補充品。這只能表示,把分別觀察到的營養影響加以結合之時,結果可能出人意料,飲食的情況便是如此。

 

藉由鈣質補充品或富含鈣質的牛奶而攝取大量鈣質的飲食,或許無法對結腸癌有所助益。中國鄉下的鈣質攝取量不多,幾乎不吃任何乳製品,但結腸癌發生率並不較高,甚至比美國要低得多。全球鈣質攝取量最高的歐洲和北美,反倒是直腸癌的比例最高的地區。

 

另一項對結直腸癌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多運動的生活型態。一般認為,多運動與較不易罹患結直腸很有關。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與美國癌症研究中心曾針對20項 研究提出總結,這些研究中有17項指出,運動有助於預防結腸癌,可惜似乎缺乏有力的證據,說明這種現象的原因或運作方式。

 

不只是基因的錯

 

說到運動的好處,又得回到小布希總統。大家都知道他有慢跑的習慣,因此保有健康的身材,而大腸鏡的篩檢報告也說他健康無虞。然而,究竟什麼是大腸鏡?是不是真的值得檢查?

 

所謂大腸鏡檢查,是醫師用直腸探頭去檢查大腸,並尋找組織生長情形是否異常,其中,最常見的異常現象就是息肉。雖然腫瘤與息肉的關聯目前仍不確定,但多數的科學研究人員相信,兩者和飲食的關係與基因特徵都相當相似,即如果大腸有非癌症問題(例如息肉),日後也可能發生癌症腫瘤。

 

因此,息肉與其他問題的篩檢是一種合理的方式,以避免日後罹患大腸癌。但如果你長了息肉怎麼辦?動手術移除息肉會不會降低癌症風險?

 

根據全國性的研究顯示,如果能移除息肉,原本預期會結腸癌的比例將會下降76%至90%,這項調查結果支持了定期篩檢。一般建議,50歲以上的成人應該每10年進行一次大腸鏡篩檢,若你結直腸癌的風險較高,則建議從40歲開始進行,並提高檢查頻率。

 

以下幾種方式可大略估算個人罹患直腸癌的基因風險,例如從家中已罹患結直腸癌的近親人數來猜想自己罹癌的風險;也可做息肉篩檢;甚至還可以運用臨床檢驗來檢查。

 

這個例子充分說明,基因研究可以讓我們更了解複雜的疾病,但在熱衷於研究結直腸癌的基因來由時,有兩件事情常被忽略:第一,結直腸癌病例中能歸咎於已知遺傳基因的,僅占1%至3%。另外,10%至30%的病例,多發生在某些家庭(這種現象稱為「家族聚集」),也可能反映這種疾病顯然受遺傳影響。但這些數字都誇大了「基因造成」的癌症病例人數。

 

結直腸癌風險可歸咎於遺傳基因者,只有極少數的人(1%至3%),大部分與家族有關的結直腸癌病例(亦即另外的10%至30%),仍取決於環境與飲食因子,因為通常家族居住地與飲食習慣會相同。

 

即便遺傳風險高,健康的植物性飲食也能控制基因展現,就算不能完全消除罹癌風險,也能大幅降低。高纖飲食可預防結腸癌,攝取再多也絕不會促成癌症。

 

相關閱讀

 成大發現 大腸癌關鍵基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ss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