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網路轉載

每次和小女兒一同外出時,總是備感壓力。除了出發前的胡攪蠻纏之外,為了阻止小孩在公眾場合做出一些影響他人的舉動,更令我狼狽不堪。雖然在出門前就已經千叮嚀萬交代要守規矩,但她總當成是耳邊風。於是我更加好奇,宮崎小姐帶桃子一起出門的狀況。

 

桃子在跟媽媽出門時,也和其他小孩一樣蹦蹦跳跳地走來走去。

 

在搭電車之前,宮崎小姐就會先跟桃子約定好:「如果大聲哭鬧的話,我們就要從電車上離開,知道了嗎?大聲回答,如果哭鬧的話,怎麼辦?」

「下車!」

「對,如果下車的話,我們就回不了家了。聽懂的人是誰?」

「我!」宮崎太太又跟桃子如此說了一段話。

 

「因為桃子是健康寶寶,所以如果沒有座位的話,就要自己站著唷!我們應該讓座給老奶奶、老爺爺或是腿受傷的人。因為桃子可以像大人一樣站著,對不對?」桃子點點頭。

 

像這樣的3歲孩子,一般媽媽都希望有位子可以給她坐。但是宮崎太太卻跟其他媽媽不同,彷彿覺得桃子有位子就坐,沒有的話,站著也可以。

 

也許我們會認為1、2歲的小孩應該坐嬰兒車出門,不過,宮崎太太覺得就算桃子沒有嬰兒車也沒關係,她可以自己站著,因為接受他人的讓座或是硬擠進小小的座位都是不禮貌的行為。

 

常常看到許多媽媽放任小孩吵鬧、沒規矩。雖然我可以理解媽媽的無奈,但內心難免感到不甚舒服,同樣做為一位母親的我都這樣覺得了,那麼,其他人感受應該更強烈吧!

 

慶幸的是,這班電車裡有空座位,桃子一坐下,宮崎太太就幫她脫鞋子。之所以這麼做的原因是擔心小孩為了看窗外的風景而改變坐姿,而將穿著鞋子的腳踩上椅子。宮崎太太從包包裡拿出毛巾蓋在桃子的大腿上以防走光。要讓一個3歲小孩安安靜靜地坐在車廂裡,簡直是一種奢望。

 

一般小孩連5分鐘都坐不住了〈如果做得到的話,他就不是小孩了〉,這是所有媽媽心知肚明的事實。這時候,宮崎太太將玩偶套在食指上,改變自己的聲音說道:「這裡是哪裡呀?」

「電車。」

「不是呀!在飛機裡。」

「騙人。」

「在船上呀!」

「才不是!」

 

桃子和媽媽用小小的聲音,愉悅地聊天。當桃子開始對食指上的玩偶感到厭煩時,宮崎太太就從包包裡拿出小小的望遠鏡,讓桃子看看車窗外的風景或是車廂裡的樣貌。

 

直到她開始大聲吵鬧,媽媽忽然又變出一本可以讓她「安靜一點」的立體童話書,看了一會兒,桃子不知不覺中睡著了,就這樣度過大約一小時的電車旅程。宮崎太太的包包裡怎能裝下那麼多讓孩子不哭鬧的法寶呢?

 

我們的採訪團隊請宮崎太太讓我們看看她的包包裡到底裝了哪些東西。裡面除了防走光的毛巾、換穿的衣服、掌上玩偶、望遠鏡、童話書,還有可以做成動物或是槍等模樣的繩子、以及到了無計可施時的最後一張王牌—幾顆糖果。因為這些物品體積都不大,隨身帶著走也不會有負擔。

 

「外出的時候,我常隨身攜帶這些東西,它們真的幫了我很多的忙。有準備跟沒準備的結果真的是天壤之別。」

 

我問宮崎太太,帶小孩到公共場所最應該注意什麼事?

 

「因為那裡也會有不喜歡小孩吵鬧的人存在,所以我會注意不讓小孩吵鬧或是發出奇怪的聲音。因此,會盡量在小孩哭鬧之前,做好一切不讓他哭出來的準備。」宮崎太太這樣回答。

 

這就是宮崎太太與我不同的關鍵所在。雖然我也極度討厭小孩在公共場合裡放聲大哭,帶給其他人困擾,但我卻不做任何的事前準備,僅僅帶著衛生紙或是糖果就出門了。

 

大人可以為了其他人忍受不舒服或是無聊感,設法保持安靜,但小孩子卻不行。我們無法強迫小孩做出符合大眾禮儀的行為,所以若是媽媽做好外出的準備,預先想好小孩會有什麼舉動,這才是遵守禮節、替他人著想的不二方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ss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