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今周刊

「你每天都穿什麼樣的內褲出門呢?」

「如果你今天出門前有想過自己可能會死,你會先挑過內褲再出門嗎?」

 

每次我在演講時,這樣問台下的聽眾,大家都會忍不住笑出聲來,但幾乎沒人會表現出一臉「我就是挑過內褲才出門!」的模樣。

 

在急救醫療的現場,心肺復甦術是挽救生命的必然措施。很久以前,我也曾經在那樣的現場賣命演出。每當遇到失去意識的人,為了從大腿處採集血液或放入輸尿管,我們會將對方的內褲剪開,因為內褲會阻礙急救和心肺復甦的進行。我曾經遇過一位外表很陽剛,但西裝底下卻穿著一件女用內褲的男性,也曾接觸過外表看起來乾乾淨淨,但內褲卻讓人相當無言的人。因此,對於較常與死亡親身接觸的我來說,思考該穿什麼樣的內褲出門,是我每天的例行公事。

 

畢竟就連我也無法預測,今天的我是否會死在某個地方。我甚至會在睡前想像自己隔天早上死在床上的模樣,旁邊還有警察或某位醫師來幫我驗屍。死去的人,永遠不會知道自己已經死亡的事實,而且大部分人都是在不知不覺中過世,因此才會讓人覺得亡者對這個世界還有所眷戀,不過在這之中,還是有少數患者,會在臨死前察覺到「自己即將死亡」 一事,每當碰到這種情況,我都會發自內心告訴患者:「別擔心,我很快也會去那個世界陪你,只是早晚的問題而已,沒什麼好怕的唷。」

 

健康的人,如果一年到頭都想著「死亡」,是一種「病態」,但我們每個人「百分之百都會死亡」,而且任誰也無法斷言自己明天死亡的可能性是零,因此如果完全不加思索,那也是一種「病態」。思考關於平穩善終的事,就是在思考如何按照自己滿意的方式,努力生存至最後一刻。

 

有的時候,各位不妨試著想像一下,自己「死亡」時,會是什麼樣的畫面呢?

 

我認為平穩善終這件事,並非僅牽涉到當事者本人而已,其中尚包含了從旁守護的家屬們的心情。

 

不管是離去的人也好,留下來的人也罷,能讓雙方都認為「這樣就好」的選擇,就是一種最好的形式。畢竟平穩善終並非只是死亡瞬間的事,還包含了「活著」與「死後」的一連串過程,因此患者本身及家屬們,事先為患者過世後所做的準備也很重要,同時亦能藉此清楚瞭解到,彼此在眼前的階段,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我們在討論居家療養時,可先將患者本身的疾病大致區分成兩種,一種是「癌症」,另一種是除了癌症以外的「非癌症」類型疾病。

 

以癌症末期而言,患者的平均居家療養期間為一個半月,由於死亡時間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預期的,因此也可形容成是一場短期的戰鬥。另一方面,非癌症類型的例子包括腦中風後遺症、失智症、衰老、骨質疏鬆症、帕金森氏症和ALS肌萎縮性髓側索硬化症等神經重症,與癌症末期患者比起來,此類型患者的居家療養期間會持續極長一段時間,尤其許多失智症患者的病情,會在不知不覺中惡化到無法進行自我意識表達的程度,因此最好趁著行有餘力時,盡快完成該做的事。如果身體狀況還能應付的話,不妨鼓起勇氣找葬儀社的人談談吧,千萬別認為這是一件觸霉頭的事,因為人一旦走過人生的折返點,就應該趁著還健康的時候,和家屬好好談論有關自己對臨終和身故以後的期望。

 

最近我就有一位患者為自己排演了一場喪禮。熱愛爵士樂的他,在聽過新聞從業人員鳥越俊太郎先生,以生死觀為主題的演講後,便決定把自己死後喪禮上想播放的曲目,先寄存在家屬們的手中。也曾經有一回,我在初次前往某位居家療養患者家拜訪時,發現同席的人還有葬儀社的人員。

 

原來這名患者在與我簽訂居家療養契約前,已經先和葬儀社的人討論過有關他的喪禮形式,並連事後的火葬等費用都一併付清,這讓我不得不佩服這位患者的準備周全。

 

我還曾見過一位年紀輕輕就被診斷出癌症末期的母親,在過世之前,留下一封又一封給孩子的信,好讓兩個對「死亡」概念還不清楚的孩子,能在成長過程的各個階段,收到來自媽媽的信。那位母親說,希望孩子們在每年生日時讀到她親手寫的信,就算自己不在他們身邊,也能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感覺到媽媽的陪伴。

 

即使是就家屬的角度而言,預先考慮親人的身後事也是一個必要的過程。從那些考慮選擇居家療養的家屬們口中,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我們不知道人在家裡過世以後,接下來該怎麼處理。」

 

從未親眼目睹過死亡的人,肯定會對這件事情抱持著舉足無措的不安,因此為了盡可能降低家屬們的不安,我通常會在居家療養開始後,趁著患者病情尚未惡化前,時不時就假裝不經意地提起有關患者臨終時和死亡後的話題,好製造出我和家屬事先冷靜討論這些事情的機會。

 

在經過判斷並確定患者的壽命只剩下幾天之時,我一定會做的一件事,就是將家屬們集合在患者本人看不到的地方,針對患者死後的事項提出說明,甚至會請家屬們決定為患者送終時的衣著,或是要找哪一間葬儀社等等。雖然在我發言的過程中,聽者一定會淚流不止,但事前做好悲傷的準備,會讓他們在患者真正過世時的難受程度減輕,並能夠採取相對冷靜的行動,以專業術語來說,這就叫作「預期性悲傷的預先反應」。

 

另一方面,醫院一般來說,只會想盡辦法延長患者的生命。在充斥著「死=失敗」觀念的醫院裡,應該不可能有醫師會想到要為患者家屬預演痛失親人的悲傷,只有那些將「死亡」視為自然法則的診所醫師,才能讓家屬們增添些許對悲傷的免疫力,這一點也是醫院和居家治療的一大差異。

 

為了平穩善終,家屬們要預先討論患者的身後事,以增加其對死亡的免疫力。請各位鼓起勇氣與葬儀社的人討論看看吧。據葬儀社的說法,最近找他們開「事前會議」的人有增加的趨勢。各位必須知道的一點是,對於那些難以正視卻無可避免的事,若能事先做好準備,反而會成為一股新的生命力來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ss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